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成為了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是面污染來源之一,全國90%以上的生活污水或糞便廢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或湖泊等流域,。然而我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比較晚,從“十一五”時期,國家才規劃推動農村污水處理建設,要求農村無公害排放,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才剛起步。農村污水收集與處理仍舊處于效率較低的情況,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水平也較低。
第一是由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缺乏運維資金和管理制度,重建設輕運營。由于缺乏運維資金和有效的運行管理考核制度,監管缺位,對污水處理設施的落實情況、管理效果的好壞、水質檢測和排放尚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導致部分污水處理設施閑置或不正常運行。
其次,在農村大多數區域缺乏專業的污水處理運營維護技術和相關專業人才。目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技術缺乏,管理人員多以當地村民為主,缺乏環保相關知識以及設備操作管理的相關技能,僅能負責設備的日常看護工作,難以勝任專業水平的系統維護,導致污水處理效果波動以及出水水質不達標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