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埋式A/O-人工濕地技術
地埋式A/O-人工濕地技術是在常規生化處理基礎上增設人工濕地系統進行深度處理的一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人工濕地系統是人為的在有一定長寬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混合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體表面流動或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流動,并在床體表面種植性能好、生長周期長、抗水性強、成活率高且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美人蕉以及蒲草等,形成一個“基質—微生物—植物”的復合生態系統,并利用這種復合生態系統獨特的凈化功能進行水質高效凈化。
地埋式A/O-人工濕地技術適用于地勢條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模一般為20~200t/天。一般情況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需要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小時,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小時,污泥清理周期為180天)。
2、地埋式A2/O-人工濕地技術
地埋式A2/O-人工濕地技術也被稱之為A-A-O工藝,該工藝為使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流程最簡單,應用農村生活污水中最為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適用于處理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較低且要求較高的地區。處理規模不小于200噸/天。一般情況下,采用該方式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時,厭氧池停留時間不應小于2小時,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小時,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小時,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5~1.0m3/(m2˙d),污泥清理周期為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