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城鄉醫院應做到醫療廢水的穩定達標排放,對新建的醫療廢水處理設施排放最終流向必須落實到位,確保出水各項指標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共同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加強宣傳,加大醫療廢水排放監管力度。隨著疫情形勢發展,相比大城市,公眾對于城鄉醫院醫療廢水的危害性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這也間接導致了出現監管不力等現象。對此,應加大對環保衛生知識的宣傳。村鎮級組織要宣傳到位,讓公眾知道疫情帶來的傳染危害和具體防疫方法,提高民眾的風險防控意識,提高公眾對于醫療廢水排放危害的認知程度;充分發揮全媒體的作用,采取社會、媒體等多種社會監督方式。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專業人員應全面開展質量全程監控,重視對醫療廢水消毒情況的監督工作,增加監測頻率。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進一步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正確認識疫情帶來的危害以及水資源生態環境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
制定相應的措施,健全防治污染責任機制。環保部門與各地衛生部門聯合起來,成立專門的領導及驗收小組,并組織防疫部門和環保部門相關方面的專家對城鄉醫院進行檢查驗收,各城鄉醫院也應成立督查部門專門對此負責;健全聯動機制,聯合環保部門和衛生部門建立污染報告責任機制,對出現的醫療環境問題,及時報告當地政府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