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物質會對氣浮法產生不小的影響,如水中缺少表面活性物質時,小氣泡總有突破泡壁與大泡并合的趨勢,從而破壞氣浮體穩定。此時就需要向水中投加起泡劑,以保證氣浮操作中氣泡的穩定。
所謂起泡劑,指的是大多數是由極性和非極性分子組成的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符號一般用0表示,圓頭端表示極性基,易溶于水,伸向水中;尾端表示非極性基,為疏水基,伸入氣泡。由于同號電荷的相斥作用,可以有效防止氣泡的兼并和破滅,增強了泡沫的穩定性,因而多數表面活性劑也可以作為起泡劑使用。
對有機污染物含量不多的廢水進行氣浮法處理時,氣泡的分散度和泡沫的穩定性可能時是必須的。但是當其濃度超過一定限度后由于表面活性物質增多,使水的表面張力減小,水中污染粒子嚴重乳化,表面電位增高,此時水中含有與污染粒子相同荷電性的表面活性物的作用則轉向反面,這時盡管起泡現象強烈,泡沫形成穩定;但如果氣、粒粘附并不好,氣浮效果也會隨之變低。因此,如何掌握水中表面活性物質的最佳含量,是氣浮法處理廢水中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